農場種植大戶種稻每畝掙700遭群罵,背后的真實原因得講
近日,水稻種植戶之間流傳著一個“網紅”的名字,為了不再給事件增溫,寶哥暫時稱他為“某剛”,對于整個事件我們回顧一下,水稻價格連年下跌,種植大戶已經被整蒙了,央視官媒派出專業(yè)團隊報道并希望找到破局之道。于是不太了解水稻種植的記者團隊找到了種植方式上改變的不插秧,不育苗的直播水稻技術,進行正面報道,其中某農場種植大戶“某剛”告訴記者旱直播水稻可以實現每畝地700元的凈利潤。此語一出整個水稻種植大戶一片嘩然。紛紛質疑并吐槽“某剛”所說的真實性...
寶哥這里并不想去糾結“某剛”說的是否屬實,即便他真的能整這么多錢,也不會是普遍現象,但是從整個水稻種植大戶吐槽的激烈程度上看確實值得深思。
首先從政策上講,中國的農民是的農民,從來都相信母親不會忘了農民,堅決擁護祖國實現農業(yè)供給側改革,為水稻去庫存的重任擔負了自己的義務,在水稻保護價下調2毛后也從沒聽到不好的聲音(寶哥認識上千名種植大戶哦),同時相關部門也在年初承諾保護價調了,但會通過補貼的方式減少規(guī)模化種植的農戶的損失。
然而在2年下調水稻保護價的同時,農民面對的問題卻越來越多。土地價格沒有因為糧價的下調而降低(種植大戶都是承包土地繳納地租的),種子化肥農藥上漲也使得種植成本也居高不下,比如今年黑龍江剛進入秋收季節(jié),油價就漲了,秋收過了這兩天油價也跌了,而為這些買單的只能是種地的農戶自己。
其次種植技術、種植方式的轉變農民也不是不想接受。能夠節(jié)本增效的方式老百姓肯定是舉雙手歡迎的,但水稻直播技術,秸稈還田增肥技術,是否能夠適應當地的種植條件,土壤,積溫,產量,以及更換種植方式后配套設施機具的投入,都需要考慮的,不是說干就干那么輕松簡單。
第三,種植戶并不只是追求高產,早在去年水稻保護價首次下調后,很多農戶就已經更換口感更好的優(yōu)質水稻品種,也有小部分農民受益。但農民不是專家,品種選擇上根本沒人指導,一窩風的種植同一品種,帶來的還會是細分市場的供大于求。而且他們更不懂市場,總不能讓農民讓拉著大米到城里挨家挨戶走街串巷的賣稻花香吧。
再看看今年的情況,水稻價格下調2毛,種200畝地,按畝產1000斤算農民收入就要減少4萬元。有的新包地的農民賠的貸款還不上,老種植戶刨除開銷,還完貸款過年錢都剩不下。水稻戶對“某剛”的強烈吐槽不是沒有原因!
顯然,如果配套的政策跟不上,步子就不能邁的太快。接近年尾,稻農現在都在指著一件事兒,就是水稻年初承諾的價補分離補貼政策。從年初傳言的每畝補貼200~250元,到最近傳言的80元/畝。老百姓的心里跟做過山車似的直上直下。種大地,他們從來不求當大戶能一夜暴富,只求付出的汗水能有一份應有的收入!最后希望相關部門:2018別讓水稻再“掉淚”。
- 40911全球最大馬力新能源拖拉機耀世發(fā)布——實現國產農機在全球農機領域的彎道超車
- 37622實力圈粉!英軒重工亮相2024中國農業(yè)機械展覽會 推動鄉(xiāng)村的振興
- 37223中科原動力:全球最大馬力智能電動拖拉機來自這家企業(yè)
- 36654“東風藍”引燃2024國際農機展,14款新品閃耀現場
- 33385臨工農機丨全球最大馬力新能源拖拉機耀世發(fā)布
- 32976臨工農機丨水旱兼作系列:科技創(chuàng)新,引領農機作業(yè)新風尚
- 26267沃得農機閃耀長沙國際農機展 混合動力重型拖拉機震撼發(fā)布
- 21698本地化精品火熱首秀,中聯重科農業(yè)機械海外新品發(fā)布會成功舉辦
- 21659濰柴雷沃智慧農業(yè)第10000臺動力換擋拖拉機下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