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開拖拉機玩無人機 農(nóng)民“飛手”月入萬元
買無人機,當“飛手”
“我這名字,注定和土地、莊稼、林子打交道,40年了,沒離開過它們。”初中畢業(yè)后,林樹村跟著父母下地干活。牛馬犁杖、小四輪車、收割機、插秧機……他親眼看見地頭兒間機械的變化。機器的進步,節(jié)省了越來越多的人力。
延壽縣六團現(xiàn)代農(nóng)機專業(yè)合作社成立后,林樹村入股,同村的劉軍是理事長。和林樹村一樣,劉軍對農(nóng)業(yè)機械的變化也特別敏感,他的思路很清晰:相信技術,抓住機會。
早在幾年前,劉軍和林樹村就在網(wǎng)上見識了無人機。哥倆都是愛琢磨的人,總想著用機械的方式替代人工背負打藥,但那時候的無人機多是以汽油為動力,振動力大,不穩(wěn)定,計劃擱淺了。
電動無人機的出現(xiàn),讓他們覺得機會來了。去年,合作社花了13萬元購買了兩架無人機,開始嘗試。13萬元,不是一筆小數(shù)目。“我倆都覺得,無人機植保是一個新行業(yè),經(jīng)過考察,覺得前景比較好,就下決心買了。”林樹村說。
無人機也得有人“駕駛”,誰來當“司機”?開了十幾年拖拉機,林樹村覺得自己還算有點“基礎”,勇敢地擔當了下來。經(jīng)過培訓,掌握了如何操控,他順利拿到證書,成了“飛手”。
“不是緊張,那是老緊張了!”談起次操作無人機的感受,林樹村至今記憶猶新。他說:“操作無人機和開車是兩種感覺,需要靈感和心態(tài),不能急,不能慌。”
合作社在試驗,劉軍在嘗試,林樹村在改變。
月入萬元,質疑變成羨慕
有了無人機,需要更多的“飛手”來操作,光林樹村一個哪成。去年,劉軍廣發(fā)英雄帖,尋找可培養(yǎng)的“飛手”。同村27歲的張海亮個報名。
“我家要種的地挺多,也挺忙,有人不理解我,說這東西學起來挺難,有風險,還不如老老實實種地。”面對質疑,想學點專業(yè)技術的張海亮還是堅持了自己的選擇。
在學校系統(tǒng)學習后,張海亮成了專業(yè)“飛手”。去年,每噴灑一畝地,他能收到一塊錢,一個月的收入達到10000元以上。說啥都沒用,憑本事賺錢才是正事兒!收入擺在那,原來質疑的人開始羨慕他了。“嗯,這可是技術活兒!”提起無人機植保,張海亮勁頭十足地說。
使用無人機作業(yè),一天可給500畝農(nóng)田打藥,相當于二三十個人的工作量,還避免了作業(yè)人員受藥害。此外,相較于人工背負打藥,無人機霧化好,稻子葉正反面都可以打上,也更加均勻。
忙完自家的農(nóng)活,張海亮馬上到合作社報到,準備6月至8月下旬的無人機植保。
訂單不斷,“飛手”擴軍
作為合作社參股人員,林樹村的收入比張海亮還要高一些。去年8月,忙完家鄉(xiāng)的活兒,林樹村動身去了一趟南方。南寧的橘子樹、湛江的蔬菜田、??诘牟ぬ}……這些地方對無人機植保都有強烈的需求。見到機會,林樹村趕緊和人家談:“這我會啊,我得去!”
6月插完秧,9月才能收地,有3個月的“空檔期”。去年,林樹村一個人帶著無人機一路南下,去了很多地方。他說,“不為賺錢,先蹚路。”
前不久,林樹村去無錫學習了一個多月。這次學習的是操控單旋翼大無人飛機。這種無人機價格高達20萬元。技術更新,合作社也舍得花錢,立即訂購了兩架。
“一架無飛機6.5萬元,本來想年能賺回一架的錢就夠了,去年兩架無人機一個多月就賺了11萬多元。”闖路子看到希望后,劉軍將目標瞄向了2017年的植保季。去年冬季農(nóng)閑時,他招了20多名“飛手”學員,自行培訓。除了給農(nóng)田噴藥外,劉軍和林樹村還研究著要將無人機用于揚肥、電路巡線等。
劉軍說,今年合作社花100多萬元買了10多架新無人機,客戶訂單已遍布省內(nèi)外,訂單少則幾千畝,多則上萬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