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戶贊“機庫補貼是場‘及時雨’”
新政前:
“鐵牛”無處安放,折舊率、破損率高
據記者了解,珠海農機推廣一直走在全省前列,農機普及率、使用率高于全省水平。強農惠農政策的實施,農業(yè)機械購置補貼政策的落實,極大激發(fā)了珠海各類經營主體購買農機具的積極性,較好地推動農業(yè)生產發(fā)展。然而,調查顯示,珠海市目前有8個農機專業(yè)合作社,大量購置的農機具在生產作業(yè)之余無處停放,成為困擾機主的難題。
斗門德輝農機專業(yè)合作社理事長何德輝告訴記者,該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,主營業(yè)務是服務種糧大戶,開展水稻全程機械化種植。“農機合作社發(fā)展迅速。幾年里,陸續(xù)購買了包括插秧機、收割機在內的近50多臺(套)農機具。由于沒有機庫,這些農機只能露天放置。”
“鐵牛”存放問題困擾德輝合作社多年,“實在沒辦法,只得找塊臨時空地露天堆放。價值高的農機,則蓋上一塊油布。”何德輝說,“風吹日曬雨淋,機具折舊率、破損率高,使用年限大大縮短。社員們十分心疼。”
“加快機庫建設,迫在眉睫。”珠海市海洋農業(yè)和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珠海氣候潮濕,農機具露天堆放,受潮生銹情況屢屢發(fā)生,嚴重縮短了使用年限,且影響生產。“某種程度上,這也是對購機補貼資金的間接浪費。”珠海市農機所技術人員表示。
新政后:
農戶贊補貼是一場“及時雨”
去年,珠海市海洋農業(yè)和水務局啟動農機合作社機庫建設扶持項目,利用農業(yè)專項資金針予以補貼幫扶,具體按照“強扶持打基礎、抓規(guī)范促發(fā)展”思路,通過“先建后補”方式,鼓勵合作社建設機庫,保持農機存放、維護良好狀態(tài)。
根據相關政策,農機專業(yè)合作社建設農機新庫(棚),按200元/平方米標準分別給予補助。其中,新庫棚采用鋼結構或混凝土結構,配齊機庫、維修間、配件庫等基本設施。目前,珠海市已有4家農機合作社建造農機庫棚1700平方米,其中300平方米農機庫三個、800平方米農機庫一個,并獲得了該項財政補助。
“一缺資金二缺地,客觀地說,機庫建設對于合作社不是小投入。”斗門粵誠農機專業(yè)合作社理事長宋健誠表示,“農機作業(yè),每年也賺些錢。但大多數錢又投入到維護和購買新機具上了。政府扶持幫了大忙。”宋健誠表示,目前農村種糧勞動力十分缺乏,對農機服務需求增加,農機合作社發(fā)展迎來好時機。“政府的機庫扶持補貼是一場‘及時雨’。合作社的農機終于有了家。”
而德輝合作社去年也投入近30萬元建設了830平方米的機庫,讓“鐵牛”住進了新家。今年,德輝合作社又新購置5臺插秧機,將在今年的春耕生產中大展身手。